中国制冷设备行业市场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发表时间:2022-10-27 14:30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专注于中国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制冷设备行业现状 目前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制冷空调设备的消费市场和第一生产大国了。在制冷空调行业也是中国装备工业上有生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空调业务对建筑行业的依赖程度正在不断降低,随着当前行业对于房地产的依存度正在减小,商业建筑的细分市场如数据中心、医药、冷链物流等领域为制冷暖通空调产品提供了新的空间。冷链物流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近年来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加之电商服务已延伸至水果蔬菜、冷冻肉类及水产品等生鲜领域,冷链物流有望将迎快速发展期。作为冷链物流设备的上游提供商,制冷设备市场前景广阔。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超3800亿元,随着生鲜新零售的长期爆发,以及连锁便利店持续扩张,终端低温消费提升,冷链物流市场需求将持续得到释放。据中物联冷链委预测,至2025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500亿元。 2021年制冷设备的市场整体呈现结构性增长,规模达到2387亿元,同比增长12.6%;从行业发展长周期看,"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中国冷链设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0%、5.5%,2021年市场规模创新高。分应用领域来看,2021年家用制冷1567亿元,占据行业66%的市场份额;商用制冷738亿元,占据行业31%的市场份额;工业制冷82亿元,占据行业3%的市场份额。增速上,商用制冷同比增长18.8%,领先于家用和工业冷冻。 伴随着市场冷冻冷藏需求日益凸显,制冷设备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制冷需求量的增加及制冷技术的不断进步背景下,制冷设备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冷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政策推动制冷行业朝着环保方向转型升级 在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全球共识。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一次修订,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2019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颁布《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指出到2022年我国家用空调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将提高20%。2020年,我国新版《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1455-2019)实施,各能效等级指标进一步提升。 制冷行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过去五年,在宏观经济稳步发展、业态创新大环境活跃、居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以及诸多冷链物流扶持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制冷设备行业不断提升技术和积累行业经验,整个行业逐渐走向规范化和成熟化。我国拥有的是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消费市场潜力大、韧性强、活力足、成长性良好。因此制冷设备市场发展仍然乐观。近年国家大力推行"新基建"政策,"新基建"上下联动效应很强,推动着各产业链及冷链体系间的优化重组,冷链体系向数字化转型升级。 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升级,制冷行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其中,冷链物流更是在政策与市场催生之下获得快速发展。随着新冠疫情的缓解,冷链尤其是冷库领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疫情让冷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冷库需求日益增多。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制冷设备行业市场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智研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